1)魏山无陵(四)_逐鹿记之五行八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木正剑余波未了,说来话长,先回到大梁看看秦国“外攻”魏国计划还造成哪些影响。实际上,就在魏王宗族魏泽和宁陵君魏咎极力拉拢齐、楚两国抗秦的时候,魏泽在朝中的政敌龙阳君却紧盯魏国西边,特别是秦军必经之地的韩国故土。

  原来,魏安釐王死后,龙阳君仍然地位稳固,被即位新君魏景湣王及再后来的魏王假倚重。由于龙阳君与韩国的渊源颇深,自然在韩国也有很深的人脉,韩国公仲世家的女子公仲竹就是龙阳君的弟子之一。

  公仲竹在韩地游历时得到秦国攻魏的消息,就及时回来送信,使得魏国有了准备的时间。

  公仲竹在公堂上向大王汇报完后,又私下对龙阳君说道:“实际上,韩国贵族与秦国新郑统治者的矛盾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啦!”

  “具体说说。”龙阳君说道。

  于是,公仲竹把在韩地尤其是新郑了解的情况仔细地对龙阳君细说起来。

  新郑古为有熊国,姬姓,是古有熊氏的族居地,开国始于少典。五千年前,少典与附宝的儿子姬云出生于轩辕丘(今河南新郑北关),长于具茨山(今河南新郑市西南)姬水河畔,即位后成为轩辕黄帝。

  西周时期,新郑为郐国。公元前767年(甲戌年、生肖狗),郑武公灭郐国,将郑国国都从棫林(后演变成咸林,今陕西华县)迁到溱水(今新郑黄水河)与洧水(今双洎河)交汇处,仍为郑。公元前375年(丙午年、生肖马),韩哀侯灭郑国,设郑县,迁韩都于郑县治所郑邑(今河南新郑)。

  有熊、郐、郑、韩故城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,垣周长二十公里,城内面积十六平方公里,城墙用五花土分层夯筑而成,基宽四十至六十米,高十五至十八米,北墙外侧有数处用作防御设施的马面建筑。

  秦国消灭韩国后,为了区别陕西之郑县,将韩之郑县改为新郑县,属颍川郡,首任县令是一位韩国人。内史腾因灭韩之丰功伟绩被秦王政恩赐予赵氏,其长子赵飞也被委任为新郑县县令。这位县令比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,他为了向秦王政表达忠诚之心,专找原韩国贵族的麻烦,并瞄上了因会武功经常抛头露面的狐琥、张娴、马芜、安萱等几位贵族女眷。

  其中,狐琥是韩王安时期横阳君韩成的情人;张娴是原韩国宰相张平之弟张安的女儿,又是韩国著名战将暴鸢的孙子暴定之妻,其弟张相如今年四岁;马芜属于韩信追逐的对象,这个韩信身高八尺五寸,是韩襄王的庶出孙子;安萱则是钧台台主韩土的妻子。

  韩土是继钧台上任台主韩地之后的台主,而安萱有“田旋花”之称,她本是瓯越王伯历的女儿、越女门瓯越宫宫主,与韩土是患难之交。

  钧台在韩国历史上,其地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